其他資訊
盛世發展大顯身手
發布時間:2012.07.23 內容來源:管理員
盛世發展大顯身手
——專訪惠州杰出民營企業家許盛發
文/林 子 圖/吳燕峰
鏡頭回放 真誠面對
在慶祝2008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廣東省和惠州市都先后舉行了盛大的勞動模范表彰活動。在接受領導接見和表彰的勞模隊伍里,有一位臉上總是帶著甜蜜微笑、身材標準且瀟灑大方的雙料全國勞模:全國商務系統勞動模范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就是惠州杰出民營企業家——許盛發。
許盛發是惠州市錦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惠陽區供銷社民生配送中心副經理,當選為惠城區政協常委、經濟專委會副主任,惠城區商會副會長,馬安商會會長,個人以及所帶領的企業獲得全國和省、市20多項獎項,經過不懈努力和奮斗終躋身惠州上億資產民營企業家行列。
幾經邀約和安排,今天終于如愿在江北錦源國際大廈與許盛發董事長見面并接受我們的專訪。
許盛發年僅38歲的他,身材高大魁梧,性情開朗樂觀,說話聲情并茂、熱情洋溢,臉上總是帶著真誠的笑容,和藹可親。他的言表給人一種信心和力量,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他又有幾分憨厚和謙虛。從他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經歷的苦難與磨練、忍耐與包容、誠信與熱忱、堅韌與樂觀?。ㄩW現許盛發多角度的形象)
樸實、勤儉節約美德,我們相信這只是故事的開始,相信會給我們大家一個深刻的教育和啟迪。
少年貧困 奮發圖強
許盛發出生在汕尾市陸豐縣一個小山村的農民家庭,由于人均耕地少,經濟無著,他只讀了初中就和父兄一道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叵氘斈甑母F困生活,許盛發說,他在20歲的時候體重還不足100斤?!坝捎诋敃r家里太窮了,能吃一頓飽飯就是我的最大愿望?!薄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上學時的許盛發已經懂得人情世故,放學和放假他總是要幫家里做各種農活,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窮則思變,許盛發從小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勤奮和汗水創造財富,改變貧困面貌,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1987年,年僅16歲的他告別父母,懷著打工賺錢為父母親分擔家庭重擔的理想,只身來到了惠州。他見工地就進,見人就問,后來總算被一個建筑老板錄用了。許盛發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他看管工地上的材料、進行出勤登記,還干各種打雜的工作。他那身材瘦小,卻要和工人們一起搬鋼材、抬水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他的表現給老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分錢,把每月發的工資(100多元)如期寄回家中,補貼家用。天生就有經商天賦的許盛發,在打工的過程中,揣摩出了一些做生意的竅門來。工地上,到處都是建筑廢料,其中還有大量的鋼筋頭、舊鐵絲、廢鐵釘、水泥包裝紙袋、塑料管頭等,其中有許多是可回收利用的,于是,他就萌生了從事廢品回收的想法。說干就干,他果斷地辭了工,先是自己撿廢品,之后他利用撿廢品積攢的有限資金當起了小老板,開始收購別人手中的廢品,集中后賣到廢品收購點,這樣,收購廢品就成為他贏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通過幾年的發展,他先后在馬安鎮和水口鎮成立了兩家再生資源回收站,工作人員就有30多人,許盛發從小老板發展成為大老板,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隨著業務不斷擴大,許盛發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于是他補習文化課。為了學習,他將兩家廢舊物資回收站委托他人管理,自己一心參加學習,終于取得了大學文憑,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后來他還參加了中央黨校的短期企業管理專業培訓班,提高自己的學識和管理水平。
誠實為人 信義為本
他的廢舊物資回收業務越做越大,他把握時機,不斷拓寬公司經營的路子。
他選定了房地產開發業務作為他下一步發展的方向。2002年,許盛發注冊成立了惠州市錦源實業有限公司,涵蓋廢舊物資回收、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農副產品配送等,將公司向多元化推進。
許盛發特別重視企業形象。來往貨款和工人工資的兌現,是一個公司誠信度的集中表現。許盛發從當小老板的那天開始,把不欠貨主一分錢,不拖欠員工一天工資作為誠信承諾,嚴格要求自己,這使他的朋友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好。
他經常幫助經營出現困難的企業,甚至把巨額價值的大片土地為朋友作債務抵押解救別人的燃眉之急。他良好的商業道德和良好的口碑不脛而走。
審時度勢 投身民生
許盛發說:民營企業要懂法知情,關注民生。2005年,國家商務部制定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規劃,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許盛發馬上意識到農村是個大舞臺,就與惠陽供銷社合作創辦了“萬村千鄉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把農村的農副產品通過配送中心銷往城市的工廠、學校、機關。許盛發經常頂著烈日到農村去指導農家店的工作,全面掌握網絡內各鄉鎮的商品流通現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配送中心已經在鄉鎮、農村發展了60多家連鎖加盟店。還因此獲得了國家商務部頒發的“萬村千鄉配送中心連鎖店先進集體”,以及廣東省經貿委頒發的“萬村千鄉配送連鎖加盟店”等榮譽稱號。公司還安排了一大批下崗工人就業,為促進和諧做出了貢獻。
為了更好地做好萬村千鄉工程,公司在惠陽區行政中心附近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惠陽民生廣場,于2008年5月6日正式開業。(內外景鏡頭)使之成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的一個典范,成為萬村千鄉工程的一面旗幟,為有中國特色的新農村建設和新型的城鄉交流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許盛發由此被評為全國商務系統勞動模范。
海納百川 引進人才
由于客觀和歷史的原因,許盛發的公司基本上是一個家族企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2008年新年伊始,許盛發就大刀闊斧地敞開大門,引進人才。他四處奔波,訪賢納才,誠懇虛心,令人感動。他在眾多親屬參加的大會上堅定地宣布:公司的用人方針是能者上,庸者下,差者走,任何人也不例外。他放言:凡被公司淘汰的,不管是我的什么親戚,也永遠不能回來!下決心改變家族企業的種種弊端,迎來的將是企業的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短短一個月,就引進在企業工作40年、具有高級職稱的總經理一名,有18年基建工程經驗的項目總工程師一名,大學畢業26年、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典當公司總經理一名,還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知識分子。這批新鮮血液的注入,立時使企業的面貌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
多行善舉 關懷桑梓
許盛發以善良和感恩之心時刻重視公益、慈善事業。他從來沒有忘記對養育他的家鄉的回報。對于惠州這個第二故鄉,更是情深意篤。
2006年,他得知在市在福利院長大的一位孤兒,妻子患惡性腫瘤,大兒子又在一次車禍中不幸死去,而肇事司機又逃跑了。小兒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院通知他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否則,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但是費用需要十幾萬元。家里為了給妻子和這個小兒子治病,早已是負債累累,如果不給小兒子及時治療他將又一次眼看著兒子離開自己。
2006年11月27日,在許盛發的幫助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在廣州市兒童醫院心血管科接受了手術,而且非常成功。
2006年的夏天,橫瀝鎮藍田村遇到特大洪災,連日的大暴雨不僅沖走了農民的莊稼,還沖垮了村里的許多間房屋,許多村民沒水喝,沒飯吃,沒地方住,許盛發馬上拿出數萬元給災民們解決喝水、吃飯問題,還無償提供給村民們賬篷、衣物、糧油等各種物資,使災民們渡過了難關。
2006年馬安鎮高考取得了好成績,有50多名考生考上大學。然而有幾位學子卻因交不起學費而不得不面臨輟學。許盛發得知后決定,無償資助這幾名困難大學生四年內的全部學習、生活費用,讓多名面臨失學的學子圓了大學夢。
許盛發的完美人格在他所作的善事中熠熠閃光。據不完全統計,他每年都有幾十萬到上百萬元的各類捐款,為當地慈善事業做了許多工作,但是他非常低調,從不聲張。(錦旗、獎牌)
為表彰許盛發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的貢獻,2006年6月惠城區人民政府頒發了“募集特困生助學金活動”榮譽證書;2006年11月,當選為惠州市惠城區第六屆政協委員;2007年5月被評為“惠州市勞動模范”。同時他還兼任著惠州市惠州區馬安商會會長,廣東省再生資源行業協會副會長等多個社會組織的職務。
他參加政協以后,積極為當地經濟建設建言獻策,以公司的發展為當地經濟作出貢獻,他的創業之路在他腳下不斷延伸,他所創立的錦源實業也將錦繡祥和,源遠流長!
許盛發,一個自強、堅韌、善良、奉獻的民營企業家。
個人情況:
許盛發,男,1970年2月出生,廣東惠州人,本科學歷,惠州市知名民營企業家?;莩菂^政協常委、經濟專委員副主任、惠城區商會副會長、馬安商會會長、惠州市錦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作簡歷:
1、1977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博頭小學讀書;
2、1983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博美中學讀書;
3、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武漢鋼鐵學院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畢業;
4、1993年9月至2001年在惠陽市金屬物資回收公司水口回收站任經理。
5、2002年至今在惠州市錦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6、2005年兼任惠州市惠陽萬村千鄉連鎖配送有限公司。
7、2005年10月參加了中央黨校全國第62期民營經濟理論與實踐培訓班。
8、2007年5月被評為“惠州市第五屆勞動模范”;
9、2007年,榮獲國家人事部和商務部聯合授予的“全國商務系統勞動模范”;
10、2008年4月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1、2009年9月被惠城區委、區政府評定為惠城區第六批拔尖人才。